當31330名球迷的吶喊聲在青春足球場回蕩,當4000余名上海申花球迷遠道而來共赴中超盛宴,青島因一場場足球賽事而“沸騰”。
最近的幾場中超主場比賽,西海岸大學城體育場、青春足球場分別涌進18367人、20013人、20388人、31330人……如今的中超聯賽已不只是青島職業足球的“最高戰場”,更成為撬動城市經濟、凝聚文化認同的一個支點。
從“老字號”海牛隊的堅守傳承到“草根新軍”西海岸隊的“逆襲”崛起,青島職業球隊以差異化路徑謀發展;從賽場內球員們的激烈角逐到賽場外隨之而來的消費熱潮,中超賽事正持續重塑城市活力版圖,讓“足球之城”的深厚底蘊在賽事經濟的賦能下不斷深化內涵、持續拓展外延。
職業球隊多維破局——
從“中超核心”到全序列多元發展
青島“兩超兩甲”的職業足球格局形成絕非偶然的幸運,而是4支球隊立足自身基因、以中超為發展核心的主動破局結果。在行業回歸理性的當下,青島職業球隊的探索為中國職業足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作為中國職業化足球當之無愧的“先行者”,青島海牛的30年歷程是一部與中國職業足球聯賽深度綁定的傳承史。從職業聯賽元年至今,雖然經歷過降級至中乙的時刻,但是海牛隊一直堅守著“打造百年俱樂部”的初心——2023年重返中超,不僅延續了青島足球在頂級聯賽的血脈,更讓這支“老牌勁旅”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在中超賽場的競爭中,海牛隊對自身定位有著清醒認知。海牛俱樂部總經理張冬道出球隊的生存哲學:“俱樂部在運營、青訓和競賽方面一直保持積極努力的態度。在日漸升級的‘軍備競賽’中,俱樂部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足球沒有捷徑,唯有熱愛與用心能抵歲月漫長。”
中超聯賽第23輪角逐中,青島海牛隊主場迎戰河南隊。
如今,青島海牛進入“雙線作戰”:賽場內,以中超保級為短期目標,全力以赴投入每一場對決;賽場外,一場關乎俱樂部生存根基的“自我造血”實驗正在俱樂部副總經理馮文靜的直播間悄然開展。
“現在,這個賬號逐漸演變成了海牛俱樂部高管與球迷溝通的重要平臺,成為連接球隊與球迷的情感橋梁。”馮文靜說,直播帶貨已成為海牛隊在非比賽日開拓收入渠道的“新戰場”。直播間的內容從最初的球隊周邊產品拓展到“中超海牛甄選好物”,為球迷推薦經濟實惠的食品和日用好物。
直播帶貨帶來的直接收入雖然有限,但更重要的價值在于“開源”的努力——提升俱樂部廣宣度,增強球迷黏性和互動深度。
球迷聚集在西海岸大學城體育場為西海岸隊加油助威。
“海牛俱樂部是青島足球的一張名片,承載著民眾情感與城市榮譽,也是青島足球青訓體系的核心,為國家隊及省市代表隊輸送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累計達300余人次,我們始終在努力著。”俱樂部投資人、青島中能集團董事長喬偉光表示,在當前足球改革發展的背景下,單一民營企業的能力有限,海牛隊熱切期盼在中足聯的指導下,通過股權多元化、組織架構和運營機制的科學化推進改革。
如果說,海牛隊的故事是“傳承的力量”,那么,西海岸隊的崛起便是“夢想的可能”。從社區業余聯賽起步,歷經10年磨礪完成“業余—中冠—中乙—中甲—中超”的全階梯晉升,西海岸隊創造了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的“逆襲奇跡”,而中超聯賽正是這場奇跡的“加冕”舞臺與新起點。
與“老大哥”海牛隊面臨的系統性挑戰不同,作為帶著濃厚草根社區基因升入中超的“新軍”,青島西海岸足球俱樂部深諳與球迷、社區緊密聯系的重要性,亦探索著更具區域特色的生存之道。
大批球迷來到青春足球場觀賽。
西海岸隊深知“差異化”是立足頂級聯賽的關鍵。主教練邵佳一帶領球隊以鮮明的技戰術風格和頑強沖勁站穩腳跟,而俱樂部的運營創新更讓其迅速“圈粉”:首創“客隊球迷休息區”,提供本地海青茶、扎啤等特色服務,讓中超賽場成為展現青島城市溫度的一個窗口;推出《來吧,伙計!》訪談節目,拉近球員與球迷距離,用“草根基因”延續“親民屬性”。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球迷體驗,更讓西海岸隊在中超賽場樹立了獨特的品牌形象。
近期,青島西海岸足球俱樂部“先行一招”,派出U12梯隊前往西班牙參加多諾斯蒂杯并參觀訪問巴薩足球俱樂部,這是其“以中超為橋,拓國際視野”的布局。“這并不是一次單純的足球競技之旅,更是一次難得的成長契機。”俱樂部投資人徐尚介紹,“在國際賽事的舞臺上,球員們將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球員同場競技,領略到足球世界的廣闊與精彩,為未來的足球生涯樹立更高目標。要敢想、敢干,走出國門、打開視野,我們俱樂部始終是‘未來之星’們最堅強的后盾。”
中超聯賽的“頭部效應”正帶動青島中甲、女足球隊同步發展。中甲青島紅獅引進里瓦爾多之子里瓦爾迪尼奧,借中超熱度提升球隊關注度;青島西海岸女足引進巴西前鋒戈麥斯(俱樂部歷史首位外援),提出“1至2年沖甲、5年沖超”目標,目前穩居女甲積分榜前列。這種“兩超引領、全序列發展”的格局,不僅超額完成《青島市“十四五”時期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方案》中“2025年擁有全序列職業俱樂部”的目標,更讓青島職業足球形成了“梯隊銜接、良性競爭”的生態,而這一切的核心正是中超聯賽的引擎作用。
中超賽場成“最熱地標”——
從球迷觀賽聚集地到大眾情感承載地
在青島,職業足球的賽場早已超越了“體育賽事”的范疇,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公共交流空間”和驅動城市活力的澎湃引擎。無論是上座率的漸次攀升,還是觀賽氛圍的持續熱烈,都印證著中超賽場已成為青島的“最熱地標”,承載著市民的情感歸屬與城市的文化認同。
中超聯賽現場熱力十足。
從數據來看,青島中超主場的熱度不減:本賽季首場“青島德比”吸引32680人涌入青春足球場,創下賽季紀錄。據統計,截至目前,青春足球場累計接待超70萬名球迷,場均上座率穩居中超前列。比賽日當天,青春足球場周邊的地鐵口、公交站擠滿身著隊服的球迷,揮舞的旗幟、震天的吶喊、同步的助威聲,讓中超賽場成為島城最熱鬧的“體育狂歡場”。
球迷文化勃興,城市氛圍升溫。根據《青島市“十四五”時期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方案》設定的目標,到2025年,全市年度各級各類足球賽事不少于5000場。職業俱樂部的成功,無疑是點燃市民參與熱情、培育深厚球迷文化、實現上述目標的核心推動力。
更重要的是,中超賽場已成為青島的一個“城市文化符號”。團島燈塔旁,曾有一臺被老青島人親切稱為“海牛”的霧笛裝置。每逢霧天,這個裝置便發出渾厚鳴叫,為船只導航。放眼全國足壇,在發展的征程上,多個俱樂部曾喊出打造“百年足球俱樂部”的口號,而經過30年職業化的風雨洗禮,如今僅有上海申花、北京國安、山東泰山、青島海牛和河南隊堅持下來。
可以說,青島海牛足球俱樂部之于青島足球,亦如“霧笛”般成為城市精神的象征——海牛隊在中超賽場的堅守,呼應著青島“敢闖敢試”的城市品格;而西海岸隊的“草根逆襲”,則詮釋著“夢想可及”的城市溫度。比賽日期間,球場外的足球主題展覽、民間藝術表演輪番上演,剪紙、面塑等非遺項目與中超元素碰撞,既豐富了球迷的觀賽體驗,也讓外來球迷感受到了青島的文化底蘊。
這種“熱”,還體現在中超賽場對城市公共生活的重塑。以往,周末的休閑方式多為逛公園、看電影,如今“看中超”成為青島市民的新選擇;以往,跨城出行多為旅游、商務,如今4000余名申花球迷專程來青觀賽,讓中超成為“跨城社交”的紐帶。中超賽場正以“最熱地標”的姿態,重新定義青島的城市生活節奏與文化內涵。當足球深深嵌入這座海濱之城的發展肌理,它便成為市民驕傲的情感歸屬。
本賽季,青島海牛足球俱樂部開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動,用足球的力量“連接”城市溫度,為青少年成長、特殊群體關懷、社會公益事業注入海牛的赤誠與擔當。空閑時間里,俱樂部一行走進青島市兒童福利院,給福利院的孩子們送去關懷和溫暖、埋下足球的種子;主場比賽中,俱樂部與青島市中心血站聯合舉行公益活動,青春足球場西北廣場獻血車迎來不少海牛球迷,擼起袖子喊出:“咱青島人的熱情,既要獻給球隊,更要獻給生命!”……
“我們在賽場上打出的‘愛青島,愛海牛’標語,這種愛是大愛,不僅僅是對足球的愛,對球迷的愛,更多的是對這座城市的愛。”馮文靜介紹,“作為青島的俱樂部,我們力求在賽場上展現青島這座城市的熱情和文明,讓公益活動感染全國各地的球迷,也通過足球傳播更多積極的價值觀。”
大地文章,山海共情。近期,青島海牛足球俱樂部還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簽署《關于創建和田市足球特色學校合作協議》。俱樂部將發揮職業俱樂部的優勢,助力西部校園足球事業的發展。
“其實,俱樂部重回中超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海牛更好地融入青島這座城市,最大化地發揮社會效益。畢竟,海牛是屬于青島這座城市的,是屬于每一位青島市民的。”張冬不止一次這樣說,“足球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態度。”
賽事經濟賦能城市——
從流量“變現”到長效價值共生
中超賽場的“熱”,不僅是觀賽人數的“熱”,更是賽事經濟帶動城市發展的“熱”。青島以中超為紐帶,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文旅動能與長效價值,實現了職業足球與城市發展的“雙向賦能”,為賽事經濟如何服務城市發展提供了“青島答案”。
即時消費方面,賽場內外形成“經濟圈”。中超賽事的“引流效應”,直接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零售等行業的繁榮。
足球賽事舉行時,周邊商圈針對比賽日推出“球迷專屬套餐”,部分餐飲門店延長營業時間至賽后,零售店鋪增設球隊周邊專柜等。“中超比賽日的流水能翻3倍。”青春足球場附近一家餐館老板的感慨道出中超賽事對即時消費的拉動作用。數據顯示,自海牛隊主場落戶青春足球場后已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消費約4億元,中超賽場正成為城市消費的“引爆點”。
文旅融合方面,“看中超,游青島”成新IP。青島并未將中超熱度局限于賽場之內,而是以中超串聯文化、旅游資源,打造“中超+文旅”的融合IP。
本賽季,西海岸俱樂部與區文化和旅游局合作推出“跟著中超游西海岸”活動:球迷憑中超主場球票可免費游覽大珠山景區、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29家合作酒店提供八折優惠,指定餐館推出“觀賽專屬折扣”。比賽日,球迷可以相約線下看球,前往指定餐館還可享受優惠。在商業開發方面,周邊產品設計也頗具特色,不少限定款球迷服成為年輕人群體中的“爆款”……8月16日,西海岸隊主場賽事當天,周邊景區游客量較平日均有增長,酒店入住率也有提高,“觀賽+出游”的模式將中超流量轉化為文旅消費增量。
“不少外地球迷趁觀賽之余打卡青島海濱風光、嶗山風景區,讓中超之旅成為深度體驗青島的‘旅游契機’,實現了‘一場比賽帶動一次旅行’的價值轉化。”西海岸新區文旅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這些聚焦本土化的舉措正將足球影響力轉化為區域文旅消費動能的實踐,探索著俱樂部、球迷、地方文旅經濟的多贏。
長效價值方面,實現從經濟拉動到城市品牌提升的進階。賽事經濟的價值,遠不止于短期的消費增長,更在于對城市品牌與長遠發展的賦能。一方面,中超聯賽提升了青島的城市知名度與影響力,3.1萬名球迷的觀賽場景、“青島德比”的話題熱度通過媒體傳播,讓更多人關注青島,為城市吸引投資、人才創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中超賽事點燃了全民足球熱情,推動《青島市“十四五”時期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建設方案》中“80萬經常參與足球活動人數、5000場年度賽事”目標的實現——中超賽場的“熱”正轉化為城市體育事業發展的“勢”。
更深遠的是,中超賽事正成為青島城市精神的載體之一。海牛隊一直堅持開展公益活動,西海岸隊以“草根逆襲”詮釋奮斗精神……這些與中超相關的故事讓“愛青島、愛足球”的情感深入人心,凝聚起城市的向心力。正如一位觀賽30年的球迷所說:“中超賽場傳遞的,不僅是競技精神,更是青島這座城市的溫度與活力。”
回望黃海之濱,青島足球“熱”的背后,是職業球隊以中超為基謀發展的“實”,是中超賽場成為城市“最熱地標”的“活”,更是賽事經濟賦能城市發展的“深”。從海牛隊的30年堅守到西海岸隊的10年“逆襲”,從球迷的狂歡到消費的拉動,青島正在走出一條“職業足球強、賽事經濟活、城市文化興”的發展路徑。
未來,隨著職業球隊“造血能力”的提升、中超賽事影響力的擴大、文旅體融合的深化,青島“足球之城”的品牌將更加閃亮,中超聯賽也將繼續成為這座城市的“活力引擎”。
雷速體育9月8日宣 勒沃庫森俱樂部體育總監羅爾費斯,對尤爾曼德的到來表示了歡迎。羅爾費斯:“我們非常高興能...
2025-09-09北京時間9月9日,切爾西官方宣布,中場球員達里奧-埃蘇戈于今天成功接受了大腿手術。切爾西官方發文表示:“中場...
2025-09-09體育播報09月09日宣 知名記者羅馬諾以標志性的“Here we go!”宣布,米蘭中場阿德利加盟利雅得青年人,轉會費總...
2025-09-09北京時間9月9日,利物浦官方發布了球隊的第二客場球衣,隨后,利物浦官方透露,球隊將在周末對陣伯恩利的比賽中身穿...
2025-09-09在NBA的浩瀚星空中,金州勇士如同一顆超新星般耀眼——從費城到舊金山,從張伯倫的百分傳說到庫里的三分革命,這...
2025-09-09